1.美國「財政懸崖」及歐元區「歐債危機」都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各國引以為戒。但究其根源,絕大部份都是為因應金融海嘯的景氣大衰退,擴大財政支出所產生的高負債,這些國家的決策者明知債務積累的後遺症,但在拚經濟的過程中,仍然毫不猶豫舉債。
2.負債佔GDP超過200%的日本,是全球負債最高的政府,但安倍的第二支箭就是擴大財政支出以振經濟,同時搭配提升消費稅的配套措施,全力拚經濟。
3.持平來說,台灣負債佔GDP比重逼近法定上限40%。比許多國家好上一大截,且台灣金融市場穩定,坦白言,台灣暫時不必發生債務違約,民眾對負債的焦點應該轉移至中長期隱藏性債務的隱憂。
4.但從拚經濟思維來看,台灣經濟悶太久了,若「債務危機」不是當前之急,為何不在安全範圍內充份利用擴大政府支出的寬鬆效果呢?
5.仔細想想,先進國家對政府債務與經濟成長的權衡應對並單一且僵化,多了許多靈活的彈性調整,這點值得台灣借鏡。
6.馬總統觀察入微,在債務與經濟的取捨之間,更傾向支持經濟成長以保障人民生活,展現拚經濟的決心,輿論斷章取義的作法,有失公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