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回應自由時報「陸資來台鬆綁對台灣經濟根本沒實質幫助?」

針對自由時報2011年3月3日關於陸資來台之偏頗報導,包括(1)大幅鬆綁陸資來台,未來台灣失業潮將更嚴重,台灣人恐將到中國當「台勞」、(2)開放第二波陸資來台根本是殺雞取卵,將台灣經濟賴以維生的中小企業連根拔起,極度危險,等於讓台灣門戶洞開、(3)開放「陸資參股」對台灣經濟根本沒有實際幫助,頂多可以拿來當作炒股的題材。上述三點說法都是明顯誤導社會大眾的不實言論,有必要加以澄清,說明如下:
一、開放陸資來台本就是既定政策,現為第二階段開放,主要目的是藉由陸資來台參股,將原本只是單向的資金外流轉為雙向的產業鏈互補合作,亦即,解決資金過度傾斜可能引發不利台灣經濟發展的失衡現象,正面效益絕對大於負面效益。
二、關於鬆綁陸資來台可能造成未來台灣失業潮更嚴重之說法,實為不實之指控。過往台灣出現產業空洞化的現象,主要是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加上2000年到2008年這段期間,主政者政策搖擺不定且提不出有利出走廠商回流的政策,使得國內產業發展出現嚴重空轉的現象,連帶也造成結構性失業人口的激增。試問反對陣營人士為何都不曾捫心自問,造成台灣失業嚴重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誰?
三、關於開放陸資來台是殺雞取卵且會讓台灣門戶洞開之說法,顯然是意識型態作祟。台灣自1952年起即開放外人來台直接投資,中間歷經金融改革、外匯管制解除、獎勵投資條例的訂定等政策調整,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引入外資來提升台灣的生產技術、幫助產業升級、促進就業,進而帶動經濟成長。現今引入陸資的目的不也如此,難道陸資就不等於外資嗎?一旦看待任何事物都戴上有色的眼鏡,怎麼看都不會清楚的!
四、關於開放「陸資參股」對台灣經濟根本沒有實際幫助,很明顯是沒有知識且不懂產業生態的說法。學理上,Klein and Olivei (1999)曾針對工業化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進行多國研究,發現資本帳開放管制對金融深化與經濟成長有正面的影響。實務上,就半導體或面板產業而言,由於這類企業規模很大且股權相對分散,若能拿到10%的股權,即有很大的發言權與影響公司策略的權力;換言之,10%的參股權力其實並不低。加上半導體或面板產業係屬於台灣的關鍵性產業,開放陸資的參與,將有助兩岸產業的分工及互補,也可進一步促進就業並提振經濟。
五、過去兩岸在經貿合作及發展方面,可以高度發揮整合互補的分工效益,主要是因為土地資源、勞力、技術及市場腹地等因素具有相當高的差異性。然而,隨著大陸積極開放市場及引進外資提升技術研發水準,搭配兩岸產業結構的轉型,當前兩岸分工架構已從根本產生質變,不僅產業價值鏈從垂直分工拓展到水平分工,兩岸的交流合作項目亦從製造業延伸至服務業。藉由引進陸資來台,除可直接提供就業機會、充裕產業資金、活絡金融市場外,還可擴大台灣金融市場規模,加速台灣經濟發展,可說是一舉數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