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陳宜民 于踄倚 | 期待新的模式─關於永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 4/28/2025
- Posted by 陳宜民 于踄倚
王順民 | 關於大麻除罪化的論辯…:恐懼、偏見與未來的選擇
- 4/28/2025
- Posted by 王順民
王順民 | 新北市長照政策的變革與未來展望:從設置專責機關長照處出發
- 4/28/2025
- Posted by 王順民
林祖嘉 | 水電雙漲推升通膨力道
- 4/28/2025
- Posted by 林祖嘉
林祖嘉 | 境外敵對勢力下的兩岸經貿關係
- 4/28/2025
- Posted by 林祖嘉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自由時報所稱「國際現貨燃料價低於台電採購價,將全民當成冤大頭」,乃毫無金融常識之說法。
國際燃料市場價格波動大,且涉及燃料安全存量問題,世界各國電業採購策略皆是以長期合約為主,現貨為輔。台電採購燃料的長約和現貨比例約為7:3,避免因現貨短缺或價格飆漲造成巨額損失。
反過來說,當燃料現貨價格下跌時,自然有可能比長期合約價格高。但就規避期貨風險的角度來看,不能說是白花冤枉錢。
因此,自由時報所稱「國際現貨燃料價低於台電採購價,將全民當成冤大頭」,乃毫無金融常識之說法。該報財經記者應深切檢討,最好重回學校修幾堂經濟學基礎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