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失聯外勞人數已降

1.關於行蹤不明的外勞問題,勞委會表示,去年10月國道六號工安事故造成多名逃逸外勞傷亡後,移民署已加強查緝行蹤不明外勞,今年勞委會也把檢舉獎金提高,「目前行蹤不明外勞已降至2萬9千多人。」

2.其實外勞來台打工目的就是要賺錢,因此即便逃跑也怕被發現遣返,所以不致釀成治安問題。再者,外勞雖將薪水匯回家鄉,但起碼要在臺灣付出食衣住行等基本開銷,這筆消費支出對整體經濟而言仍是有一定的貢獻,且高於徵收之「就業安定費」。

3.至於排擠本勞就業一事則應釐清失業者的屬性及原因,與「缺工」之工作性質,兩者間是否有關,才能判斷外勞真的搶了我們的飯碗嗎?

4.以目前的情形看來,缺工的部分大都是生產線之基層工作或體力工,正是大學生不太喜歡做的事,可知就是有這群外勞填補這些職缺,才能讓位居生產結構中上層的國人得以穩坐在辦公桌前。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政府積極拓展芒果外銷市場

1.為避免芒果和香蕉,木瓜一樣,出現產銷失衡,政府已在7月中旬陸續採取調節措施,外銷市場除了日本,也擴大韓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外銷。另外,也補助農民,將芒果做成加工品等,政府穩定農產品價格的努力不容抹滅。

2.統計數字不同,可能是統計方法不同,也可能是專指某一項芒果品種,不需擴大解讀。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關稅、產量、價格影響香蕉外銷數量

1.日本政府自2000年4月1日起,改課以較高關稅之協定關稅,增加我輸日成本,加上跨國企業大規模經營低價競爭,香蕉外銷日本數量必然有所影響。

2.香蕉產量每年有所變化,2009年產量172550公噸,近五年來最低,且香蕉內銷產地價格達25.07元,農民可在國內獲利,外銷數量是十年來最低,並非過度重視中國市場。
(香蕉產量:2006年214277公噸、2007年241729公噸、2008年207702公噸、2009年172550公噸)
(香蕉內銷產地價格2006年每公斤21.05元、2007年13.20元、2008年28.39元、2009年25.07元)

3.農委會日前(7/18)已與12 家香蕉出口業者座談,就整合香蕉外銷秩序,提高外銷量進行意見交換,得到「規劃成立專業區,推動產銷契作」、「發佈參考價格可行性」、「統一外銷品種」、「成立聯合組織可行性」、「積極開拓日本以外其他市場」等五點具體結論,期藉以提高外銷量。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綠卡爭議有待修法解決

1.國籍法第十條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歸化者,不得擔任總統、副總統。而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第二十七條亦規定具有外國國籍者,不得申請登記成為列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2.為了查證候選人有無外國國籍,實務上向許多國家查證時,都須經候選人本人填具授權查證同意書才能查證。

3.這次施行細則的修正,增列候選人申請登記應具「候選人授權查證外國國籍同意書」表件,內政部表示這項修正是配合母法規定,並且將現行實務做法具體規範於條文。因為母法並無擁有他國永久居留權者不得擔任總統、副總統之規定,故施行法不可能逾越母法範疇而新增限制。

4.是否要將永久居留權列入,並非無討論餘地。若民意有共識要將此納入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之消極資格,則需先行修改國籍法或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之規定。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財產來源不明罪不是肅貪成效指標

1.財產來源不明罪是針對貪污犯拒不說明財產來源時,方得以此定罪。如果貪污事證已臻明確,即應依瀆職等貪污罪起訴審判,即無須以本罪論處。

2.財產來源不明罪制定27個月預來,未有案件起訴定罪,此並不表示本罪無法發揮作用。被告可能因本罪而據實說明財產來源,或是貪污事證明確而以貪污罪起訴。香港已經十多年無以財產來源不明罪處罰公員之案例,難道其肅貪亦無成效?

3.因此,肅貪有無成效,應以貪污犯之起訴及定罪率綜合評斷,而非單就財產來源不明罪案件數,為草率粗糙的認定。

漁業署殷鑑猶在,蔡英文又提「首都減壓」

1.為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及協調地方重要建設,行政院早已成立中、南、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及辦公室,事實上已具有「首都減壓」之功能。

2.將若干中央機關遷往中南部,不僅只是機關業務人員移撥的調整,能否發揮實質的功能,才是問題的關鍵。民進黨執政時期,曾將漁業署等中央機關遷往高雄,然而不惟相關機關人員怨聲載道,機關業務功能亦未見提昇,甚至為維持公務運作,還須保留台北的辦公區,造成更多家社會資源的浪費。

3.因此,中央機關遷移應有通盤的評估與規劃,始能謀定後動,絕非即興式的政治口號。如果只是為了煽惑選民騙取選票,隨意高分貝嘶吼,顯非一個負責任的政治領袖所應有的行徑。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勞動供給與經濟景氣決定薪資漲跌

今年基本工資調幅即將決定,勞資政三方認知皆有差距,儘管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先前以聲明「今年基本工資漲幅一定高於3%」,勞團喊出調漲31.2%,從17,880升至23,459,因為貧窮線已提高。工商團體則認為如此一年將增加300億的支出,所以強力「阻升」。

勞資政三方在審議委員會之前的各自表述,猶如兩軍對峙,先表態、凝聚士氣,再上談判桌。

平心而論,勞團因基本工資曾經十年未調,一舉要求提高31.2%,好似「算總帳」般。資方一如往常指稱增加基本工資對外勞較有利,且將削弱台灣產業競爭力,並使企業外移更加嚴重。雙方說法雖各有所本,但從市場的觀點看,薪資的漲跌與勞動供給、經濟景氣有關,景氣好需求增加,缺工薪水自會調高,反之亦然。

1997年至2006年基本工資沒調,主要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工時縮減、提撥薪資6%的勞退新制與勞健保費率調高所影響。雖然主計處說過去十年,經常性薪資每月僅增兩千多元,但不能因減少的工時及勞退金無法反映在今天所領的薪水中,就說這是「無感薪資調漲」。同樣的勞健保費率調高,可增加每個勞工的社會保障,但我們也不能忽略雇主在這部分的付出。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民進黨又打族群牌

1.在高度全球化與社會複雜化的時代,任何人的身分已相當多元,馬總統強調他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台灣人、中華民國國民與總統,正是反映這種社會多元發展的結果,如果只有一種台灣人與非台灣人的判讀標準,反而曝露出個人心胸與視野的狹隘。

2.蔡英文在電視廣告上大聲喊出「我是台灣人!」,而當馬總統在臉書上表示自己也是台灣人時,卻引來許多綠營人士惡意攻訐,彷彿只有民進黨才擁有「台灣人」解讀的壟斷權,此舉乃完全違反社會多元文化的潮流發展,任何生活於台灣土地的人民與群體,皆有權利大聲說出自己就是台灣人。

3.正如馬總統所說,在身分上,他認同台灣,為台灣打拚,所以是台灣人;正如許多在台灣這塊土地打拚的一樣,大家都是台灣人,民進黨刻意去區分誰是台灣人與誰不是台灣人,顯然是刻意操作族群問題,製造社會的兩元對立。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政府對農民照顧沒縮水

1.我國農業預算比率占中央政府總預算比率6%,如加計其他部會編列對農民農保、勞保、健保等經費則超過8%,非報載所言的3%。

2.各國對農業預算編列範疇依國情不同比較基礎未盡一致,台灣農業預算比重高於美國的3.2%、德國的4.2%、日本的2.4%及韓國的5.6%。

我國農業預算比重勝過美日韓

1.台灣農業預算比重為6%,如加計其他部會編列對農民農保、勞保、健保等經費則超過8%,對照美國農業預算占3.2%,德國占4.2%、日本占2.4%、韓國占5.6%,政府絕未輕忽農業發展之重要性。

2.保護農地資源,力求避免徵收優良農地是政府既定政策,農業用地以作農業使用為原則,在兼顧整體國家發展需要,農地如確需變更做非農業使用,必須從嚴審認農地變更使用,並加強民眾參與並尊重其意願,始能將農地變更之影響與衝擊減小至最低程度。

3.農業用水以農用為優先,目前全年調用農業用水供應民生及工業使用量占年間農業用水量1.5%左右,調度農業用水為短暫性權宜措施,需水單位仍應自行規劃長期用水計畫,新水源開發完成後應中止調用。

國民黨立院黨團已將性侵害防治法列下會期優先法案

一、立法不能只看名稱不看內容盲目立法。性侵害防治法有許多版本,條文有爭議。不是全照民間團體主張通過就叫立法。

二、現在立法院沒有開會,如何排入議程?政府已說會列入下會期優先法案了。難道今天說一說,明天就要三讀通過?

三、立法不是行政,不能說行政效率慢,是立法效率差。立法委員各黨派都有,性侵害防治法未通過也不是強制表決的結果,和政黨優勢無關,各黨派都應負責。

三、民主就是要多元妥協。如果只聽白玫瑰的意見就強制通過法律,這個國家會變成獨裁國家。民主價值的維護也是政府必須重視的。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為國民年金財務困境把脈

針對大話新聞批判目前國民年金有超過半數人欠繳,繳費率有逐年下降之問題,事實情形是:1.國民年金保險自從民進黨政府開辦以來,繳費率就只有64%,然後一路下滑,保費欠繳並非馬政府執政後才產生的問題!2. 國民年金保險只是「柔性強制」,欠繳保費沒有罰則,十年內可補繳,只需加計利息,造成繳費民眾意願不高。3.國民年金開辦之後,南部民眾和原住民繳費率偏低,這並不是馬政府執政才發生的問題。4.國民年金保險保障對象僅限沒有工作的人口,如要實現社會自助互助的精神,應將國民年金擴大為強制性的全民基礎年金,弱勢民眾的權益才能獲得保障,但國民年金立法時民進黨政府就一直反對把軍、公教、勞保加入國民年金,因此造成目前的財務困境!

馬總統堅守臺灣民主 重視轉型正義

對於李筱峰教授於台灣解嚴廿四週年之際,批判馬英九總統反民主心態是臺灣最大的危機,其所言實在有失公允:1.臺灣過去實施戒嚴有其獨特的政經歷史背景。歷史的意義在於,後人能夠從中學習教訓,避免犯下相同的錯誤,而不是繼續活在過去。2.李筱峰教授諷刺馬總統對中國大陸全面實施三通有違兩蔣時期的三不政策,這證明李教授自己才是仍活在戒嚴年代的人。3.馬總統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處理態度足以證明其對於轉型正義重視。4.臺灣被稱為世界民主的燈塔,這是全民努力下的民主成果,不容任意抹滅。。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政府對農民的照顧不容抹黑

近日因為香蕉、木瓜價格相繼崩跌,民進黨藉此機會攻擊馬政府的農業政策,甚至提出似是而非的論點如:花博補助35億元,沒錢買水果?榮民多600元,但農民呢?退輔會的預算有1,300億元、但農委會只有900多億元?中國買台蕉,有強烈政治動機等來質疑馬政府,但事實是:
1.花博的補助跟沒錢買水果根本是兩回事,民進黨硬要把兩件無關的事扯在一起。事實上農委會補助花博的預算,除了一部份用於硬體設施之外,大部分的預算還是補助在農民身上,特別是中南部的花農。而針對近期水果價格下跌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季節因素的影響,加上部分水果盛產,導致價格滑落,農委會也因此提出多項措施來調節農產品產銷失衡如:強化國內外行銷,請國軍及監所繼續採購等,如今這些措施已見成效,木瓜、香蕉等水果產地價格已有回升現象。
2.老農津貼政策自施行以來,每個月的補助金額已經從3,000元增加到6,000元,成長了一倍。而老榮的就養金因為近日來物價高漲而每個月多了六百塊,情有可原。事實上,老榮及老農都是社會的弱勢對象,政府也都盡全力的照顧,並沒有獨厚哪個族群,可是民進黨為了選舉,操弄這兩大弱勢族群的對立,令人不齒。
3.退輔會的預算是用來照顧榮民的退休生活,農委會的預算是要協助台灣農業的生產及運銷,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之用。如果真的要比較的話,退輔會主要補助榮民的退休金,經濟效益不大,但農委會900多億元的預算,所創造出來的產值是1,800多億元,換言之每一塊錢的投入是創造兩塊錢的收益。
4.之前香蕉價格崩跌時,即有綠營媒體嘲諷馬政府,不是要出賣台灣水果嗎?為什麼不叫大陸來採購台灣水果呢?可是如今大陸真的來買台灣水果了,卻又說大陸有政治動機。我們想請問民進黨的立場是什麼?如果民進黨真怕大陸有政治意圖,為何當初要鼓吹政府將水果賣到大陸呢?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政府為照顧農民不遺餘力

近日,媒體大篇幅批評政府農業政策,質疑農委會未善盡照顧農民生計之責任。例如:調高公糧收購價格政策,農民根本沒有受惠,導致嘉義一名老農因穀價低,想不開而自殺;香蕉價格暴跌,馬總統反應卻比中國大陸慢;農業預算縮水,農民待遇不如榮民等相關議題。然而,無論背後是否有政治目的考量,值得令大眾省思的是,此相關農業事件被放大炒作後,是否真的是在幫助農民,還是更加傷害農民?
首先,針對嘉義老農自殺此一事件,我們必須分析老農自殺原因是否真與種稻收益有關?根據調查,在農委會指示農糧署派員趕赴其家瞭解情形後,得知老農兩子分別從事水泥工及在台塑上班,並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因此,屬於個別案件,不應該以政治語言操弄此議題。
另外,對於調高公糧收購價格政策後,產地價格沒有拉抬,主因是九成以上農民沒有烘乾設備,農委會也已採取調運措施,協助農民把溼穀載到其他地區烘乾,並督導公糧業者加強收購公糧稻穀及補助運費協助調運烘乾,紓解農民排隊等待繳售濕穀的問題,維護農民收益。
同時,隨著氣候回穩,稻穀成熟度及品質均佳,帶動濕穀價每百台斤由890~910元回升至910~970元。農委會向農民信心喊話,在政府把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提高三元後,加上今年普遍豐收,今年一期稻作每公頃平均比去年增加約二萬元以上的收益。
其次,對於報導馬總統對香蕉價格反應後知後覺。農委會說明,總統一向關心農產品產銷動態,9日與 long stay友人聚會時,就已經知道政府為減輕農產品過剩壓力,開始採取調節措施。強調這些措施媒體都有登載及評論,總統對香蕉相關輿情完全瞭解。
而為瞭解產銷價格並交換意見,農委會陳主委也親自抵達屏東,實地聽取農民心聲。發現到所謂2元香蕉是上個月15日到25日期間的次級品,但同期間良級品則是6至8元,平均7元,市面上銷售的香蕉都是良級品。他呼籲有心人士不要再拿「2元香蕉」大肆炒作,被盤商藉機殺價,打壓蕉農,這樣反而是造成農民最大的困擾。
日前,政府也指示農委會及國防部等相關單位,強化國內外行銷,並請國軍副食與監獄團膳,加強採購香蕉三千公噸,同時為掌握農產品價格波動情形,已建立長期監控機制,每天都固定發送農產品市場行情報表,如果接近監控價格,將立即採取措施平衡產銷,有效抒解產銷失衡問題。
最後,關於農民待遇不如榮民,批評政府補助農民沒錢,欺負農民。其實,榮民就養金與老農津貼性質不同,僅限於以戰(公)傷殘失去工作能力或年邁貧困生活無著的榮民,要件十分嚴格,且不得再領取低收戶等補助。反對黨應考量國家財政結構,但卻利用選舉期間,炒作老農津貼議題,承諾將來加碼,製造階級對立,實屬不該。
政府一向盡全力照顧國內所有的弱勢族群,不會有所謂的差別待遇,或是選舉考量。在此建議,對於任何偏頗言論,政府有關部門應儘速澄清,以免農民團體遭受無辜損害。

馬政府以實質政績爭取選民認同

民進黨日前宣稱對於所做民調中,「由藍轉綠」及「由藍轉不投票」的轉投族投票行為推估,分析至少有72萬轉投族可能會轉投支持蔡英文,但此說法實有爭議:1.民進黨所公布之民調,並無詳述其抽樣方式、樣本數及何時所做的民調,以供大家檢視,其公信力值得懷疑。2.民調內容乃由民進黨自行解讀,透過過度樂觀資訊來貶抑馬英九,企圖拉拔蔡英文的聲勢,有其政治意圖。3.部份媒體一昧唱衰,亦企圖形塑馬執政不力的假象。4.馬政府自上任以來,即歷經全球金融風暴以及各項重大事件,在馬政府團隊努力下,致力各項經濟發展,改善兩岸關係,讓台灣整體生活往上提升,人民感受自有其公道。5.離投票日尚久,民調雖有起伏,但僅為參考,與大選結果仍可能有極大出入。6.馬政府仍不容鬆懈,除固有投藍選票外,對於綠轉藍的選票更是努力爭取的目標。誰說2008年投綠的,2012一定會再投綠?不會轉投藍?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老農津貼議題不容抺黑炒作

大話新聞近日不斷以偏頗言論擴大煸動老農津貼議題,甚至將軍公教加薪及榮民就養金部份以混淆視聽方式錯誤解讀,欲有意以此議題為民進黨做球及大開選舉支票,事實上:1.榮民就養金與老農津貼性質不同,僅限於以戰(公)傷殘失去工作能力或年邁貧困生活無著的榮民,要件十分嚴格,且不得再領取低收戶等補助。2.政府一向盡全力照顧國內所有的弱勢族群,不會有差別待遇,或是選舉考量。3.民進黨利用選舉期間,炒作老農津貼議題,無視政府財政狀況,實屬不該。4.軍公教加薪是經過立法院多數同意,立法委員是民意代表,怎麼能說未經過社會討論呢?

政府嚴懲貪污官員 絕不寬待

大話新聞對於國內爆發海關貪污事件,竟以荒謬的言論質疑財產來源不明罪及馬政府清廉喊假的,事實上是:1.財產來源不明罪主要是輔助性質,亦即當檢察官查不出明確貪污事證時,有此規定便可推定其為貪污,而予以定罪,而盡可能防堵有貪污漏洞。但因屬推定,故罪責卻不會太重,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檢察官能查明貪污具體事證,則可用違背職務之貪污罪起訴,可判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這些海關能否被定罪,與是否有財產來源不明罪無直接關係。主要在於檢察官是否能查明其事否有貪污之具體事證。2.如果馬總統清廉是玩假的,就不會查出這些犯罪問題。馬政府對於官員貪污一向勿罔勿縱,對違法者一律嚴辦。3.馬總統不干涉司法個案。檢察官對於違法者依法訴究,不分身份,前總統尚且被起訴與定罪,何況個別立委助理,只要違法,一律依法嚴辦。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政府照顧弱勢族群立場一致

民進黨立委近日不斷以老農不如老榮的挑撥說法,質疑政府只照顧榮民,並宣稱吳院長2008年提出調高老農津貼的政見跳票,但事實是:1.吳院長擔任立委期間,確曾連署老農津貼調高到每人每月一萬,但非院長本人提案。2.榮民就養金與老農津貼性質不同,僅限於以戰(公)傷殘失去工作能力或年邁貧困生活無著的榮民,要件十分嚴格,且不得再領取低收戶等補助。3.政府一向盡全力照顧國內所有的弱勢族群,不會有差別待遇,或是選舉考量。

以民調解讀起訴李登輝案 綠營心態可議

李前總統日前因國安密帳遭貪污罪起訴,民進黨卻於事後以公布民調方式,宣稱逾半民眾認為是政治操作,此說法實為混淆視聽,心態可議:1.民進黨公布的民調,究竟有何公信力,不能看民進黨自己的解讀,而應注意調查的方式及數據內容。2.數據說明一切,無論中間、藍綠選民,都不會因為起訴李登輝而受到影響,民進黨還將此一事件解讀為政治操作,明顯可知問卷題目與解讀間存有太大落差,原始題目反而凸顯民進黨想要政治操作此一議題的心態可議。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政府審慎評估陸客離島自由行 

馬政府一向重視離島觀光產業之開發,但有關自由時報批評政府為陸客離島自由行大開後門之說法卻並非事實:1.臺灣離島觀光資源豐富,但因受限於氣候與地理環境,使得觀光產業早已面臨發展瓶頸,欲振乏力。有鑑於此,政府繼通過「離島博奕條款」後,乃積極推動「專屬金馬澎離島自由行」,希望可帶動各離島之經濟繁榮。2.因臺灣本島開放試辦陸客自由行,已妥善規劃相關配套措施,並持續觀察與檢討開放執行層面的嚴謹性。而相對於臺灣本島開放試辦陸客自由行,離島所牽涉問題較單純,惟因離島自由資源(如水、食物等)有限,以及陸客偷渡、非法打工等相關問題及配套措施,目前政府正在審慎協商中,並未輕易開後門。

兩岸關係改善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

有關自由時報誇大報導目前台灣就業機會及投資遭中國磁吸,事實上:1.在兩岸關係改善後,企業僱用意願穩定成長,今年5月份失業率已降至4.27%,創下近33個月最低。2.產業轉型需要一個過程,過去民進黨執政時間的不作為讓台灣產業轉型嚴重落後,未來政府必須加速經濟轉型。3.過去兩岸資金往來,我只出不進,ECFA簽署後,兩岸投資正常化,投資失衡的情形可望逐漸改善。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ECFA有利突破區域合作瓶頸,拓展國際經貿空間

針對南韓與歐盟FTA正式生效,自由時報社論以偏頗立場批判「南韓能,為何台灣不能?」事實上:1.經濟部早已將歐盟及美國列為優先推動經濟合作協議(ECA)之目標,其中歐洲議會於今年5月11日通過決議案,強烈支持台歐盟洽簽ECA,該決議案有助增強台灣向歐盟執委會及各會員國之遊說力道。2.簽署ECFA,打破了台灣從未與東亞地區簽署FTA的窘境,台灣出口到東亞地區的六成商品,可以透過ECFA降稅。3.ECFA後台灣與新加坡展開ASTEP協商,印證台灣可以採取「以兩岸連結突破區域合作瓶頸」,透過ECFA融入東亞區域整合,並拓展國際經貿空間。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毋過度解讀李登輝起訴案

前總統李登輝因國安秘帳案(鞏案),被依貪污(侵占公有財物)、洗錢罪起訴。媒體大幅報導,多集中於政治效應:國民黨清算鬥爭綠營、企圖影響蔡英文選情、法院為國民黨開的(司法不公)等。我們認為,國人不宜太過以政治眼光或既定偏見看待本案。

首先,鞏案發生至今多年,檢方並非毫無偵辦動作,許多事實證明,檢方當時受有政治壓力,案件無法辦到李登輝。今日壓力解除,反而被冠上政治介入的帽子,則檢方辦也政治,不辦也政治,動輒得咎。可見以政治介入、清算鬥爭為理由,批評起訴李登輝一事,欠缺說服力,徒然引發社會不必要的誤解與對立。

其次,起訴與判決不同,起訴並不代表有罪。馬總統曾因特別費案遭起訴,最後仍無罪定讞。但過程中多少風雨、猜測、對立、政治語言?前總統陳水扁一家原來形象清新,後來司法證明犯罪,這些案例,民眾應記憶猶新。李前總統遭起訴,我們實在不必過度解讀或預設立場,他可能有罪,也可能無罪。只要我們能確保司法審判的公正,相信真相會水落石出。未有結果前的猜測、批評,實在沒有太多意義。至於企圖影響蔡英文選情,更是空泛的政治聯想。

不過,在本案中,有一個輿論批評的焦點必須釐清,以免民眾有錯誤的法律觀念。輿論似乎認為,行為人(可能是李登輝、劉泰英或其他人)已經在事後把錢還給政府了,或者自己在事件中並沒有拿到半毛錢,怎麼可以說成立犯罪?就這個錯誤的觀念,我們必須指出現行的法院判例加以駁斥。

「事後還錢」還是有罪。依22年上字第4762號判例:「侵占罪以侵占行為完畢即為既遂,縱令事後將侵占之款如數返還,亦無解於侵占罪之成立」。因此,只要有侵占的行為,當行為完畢後就成立犯罪了,即使侵占後又將錢歸還,仍應成立侵占罪。鞏案中,無論李、劉等人是否將錢歸墊或返還,只要有侵占行為,就成立犯罪。外界在批評時,必須注意到法律及判例,不宜似是而非,誤導民眾。

自己沒有得到利益,仍是侵占。依44年台上字第546號判例:「侵占罪,以持有人就其持有中之他人所有物,表現其變為所有之意思而成立,不以實際上得財為必要條件。」所以,公務員如果基於替第三人侵占的意思,而取得財物的人不是公務員本人而是第三人,公務員還是會構成犯罪。

我們希望,在看待李登輝遭檢方起訴這個案件時,能少點政治,多點法律,少點偏見,多點事實。證據會說話,有圖有真象。大家不妨客觀冷靜拭目以待,不必多加猜測、預設結論或立場、扣人帽子。

台北市長當選是否有效依法定要件決定

民主進步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提當選無效之訴,台北地院判決蘇貞昌陣營敗訴。

一、台北市長選舉是否有當選無效問題,主要看是否符合法定要件。民進黨不談法律要件,將問題推卸至凶手身分、被害人(非候選人本人)受傷程度,敗訴乃屬必然,也凸顯出民進黨只論政治不管法律的心態。

二、連勝文先生為被害人,其受傷程度如何,病歷資料,不應洩漏成為輿論報導的對象。民進黨的做法不合情理法。

三、連勝文先生的受傷程度如何,並非連先生或其家人刻意渲染。報導者消息來源為何?報導者為誰?才是重點。民進黨轉移焦點,二次傷害連勝文先生,令人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