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物價的問題在於炒作及預期心理

為落實使用者付費,油電雙漲確有其必要。況且,為因應當前國際經濟成長趨緩,市場需求疲弱,馬政府亦推出分三階段調整電價的權宜方案,不至於造成全面性的通膨。 惟部分媒體為追求收視率,譁眾取寵,把政府罵得一無是處,不僅有失公允,在其刻意渲染或誇大商品價格變化下,反帶動國人對於通膨的預期心理,加重通貨膨漲壓力,相信這不是任何人所樂見的。

深入研究自由貿易協定

馬總統在接見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強斯時,重申希望在8年內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顯示他對於台灣經貿前景的憂慮與期待。這的確是值得肯定的理念,但他所面對的卻是整個政府毫無執行力的狀況。韓國為了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承諾10年花費1000億美元協助農業轉型。我國迄今為止,沒有特別為自由貿易協定的產業轉型編列一毛錢預算。既不調降保護程度,又不進行調整,卻想簽署協議,當然處處不能開放。如果將台灣目前經濟學界數百位和國際經濟有關的專家全部集結起來,以足夠的資源進行1、2年的研究,也許還有機會彌補該項缺失。

美牛強制標示 必須有效規範

歐盟與主要牛肉生產國家間,關於禁用6種荷爾蒙的養殖規範。本案前後歷時15年,最後,在歐盟提起上訴與堅持立場的辯護下,終於在2011年年底獲得圓滿的結果,由雙方達成要共同提供高品質肉品的目標。從歐盟最後取得勝訴的關鍵看來,WTO並未要求成員國有義務去接受任何的添加物,即使暫無科學證據能證明其為有害。至於國民待遇原則的違反則必須以事實來認定,日、韓兩國對於美牛進口的退讓,除了違反歧視性待遇的事實,也還有其他整體利益的考量。 因此,絕非等同於台灣有義務片面來放寬規定;或是僅能按照韓、日與美國所達成的協議來進行管理。利用此次的美牛議題,朝野兩黨正可以一舉來討論標示、標章等的漏洞,讓政府部門與立法細節具體向人民的健康負責。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開放進口的美國牛肉應充分標示

民進黨執政時期,不但開放美牛進口,還同意瘦肉精驗豬不驗牛;現失去政權在野了,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對美牛瘦肉精反對到底,當時主事者之一的行政院院長,現在應該站出來向全體國民鞠躬道歉! 民進黨反美牛瘦肉精根本是假維護民眾健康之名,進行赤裸裸的政治鬥爭,虛偽又無恥。要解決美牛開放問題,就比照菸酒,充分標示讓民眾選擇吃或不吃吧!

美牛問題影響台灣經濟的未來

美牛問題能否獲得雙贏,其實關係到台灣是否能順利和美國完成「貿易及投資架構協議」(TIFA)、後續的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及參與「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的機會,甚至關係到台美之間未來的政治關係。而能否和美國簽署TIFA和FTA、順利進入TPP,將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台灣經濟的未來;能否維持和美國良好的政治互動,也關涉到台灣未來的政治前景和區域穩定。單是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在5月分生效之後,韓國出口到美國的工具機已經不必繳付3%-5%的關稅,我國工具機對美國出口曾經在美創下市占率3成的佳績,在目前的劣勢下可能連1成都不保。不趕快和美國簽署FTA並適時加入TPP,未來台灣經濟只有更依賴中國大陸;即使以純經濟風險考量,這也會提高風險而不是好的發展。

美牛標示需含瘦肉精的檢出量

據悉衛生署將規定美牛標示的尺寸大小,讓消費者能看清楚,包括散裝牛肉在內都要標示;而在包裝食品方面,除了標示加工製造地以外,也希望能一併強制標出原料產地。建議立院諸公進一步做出附帶決議,針對美牛的標示必須做到分批標示瘦肉精的檢出量;至少要標示出牛隻的來源州別。讓消費者根據充分資訊做選擇,才能讓貿易商有意願去找尋高品質的美國牛肉。多數的美國牧場不用瘦肉精;而台灣買美牛的單價,和每人消費量又是全亞洲排名最高,那麼有效發揮台灣的消費購買力,才能強化貿易商的議價能力與責任感,真正解除國人顧慮,更能落實馬總統為國人健康把關的誠意。

美牛問題是決定TIFA重啟協商的重要因素

美國市場對台灣而言一直非常重要,去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占比11.8%,進口占9.2%,是台灣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更重要的是,後面還有一個形成中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在台美重啟TIFA的協商時,將以促進雙邊投資、電子商務與技術性貿易障礙等優先議題為主。而這些項目正是FTA的一部分內容,也就是說台美的協商如同堆積木一般,把一些項目逐漸加上去,最終就能完成台美FTA的簽署。我們在開放美牛進口時,應該先確定進口的美國牛肉沒有任何危害健康的疑慮。也就是說,政府目前宣示的4個原則應該嚴格遵守,包括「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等。我們建議應該考慮與日韓等開放美牛的國家建立關於美牛資訊的國際交流平台,隨時交換最新的訊息,以確保美牛在食用上的安全無虞。

民進黨黔驢技窮 蠻橫無理 荒腔走板

1.民進黨的表現祇能以荒腔走板來形容。光以「捍衛國人健康」為由,完全把國家整體利益拋在腦後,其動機根本不足以取信於民,反而凸顯其黔驢技窮的窘境。 2.陳水扁政府最先向美國及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承諾開放含瘦肉精的美牛進入台灣。爾今還強辯說當初向WTO的通報,只是預告而已,沒有強制性。試問,那個國家會相信,向國際組織的通報,只是預告而已?這種欺騙國人、毫無國際觀、更無反省能力的政黨,早該被國人唾棄。 3.既然民進黨執意拒絕含瘦肉精的美牛進口,就應當提出對應政策,供國人選擇,也才能讓人清楚瞭解民進黨的態度究竟為何。民進黨也許忘記了他們在兩岸政策所犯的過錯,又想重蹈「反美牛又親美」的覆轍,根本是沒有學到教訓。如果蘇貞昌主席一再迴避此議題,放任其黨團胡搞亂事,那最後就必須承擔領導不力、誤國誤民的指責。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正確的改革不做就是鄉愿


任何政策的修正或改革,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政府只要根據「落實社會公平正義」與「合理增加國家稅收」的大原則,並符合大多數民眾的支持與配合,就宜實施。

台灣時空已變,經濟條件及民主政治都已較往昔進步,稅制的改革亦有其必要性,而任何稅改難免都會傷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如何防止人民的心理恐懼,瞭解課稅制度改革對市場所造成的衝擊,進而化解這股掣肘阻力,並解決稽徵技術上的問題,應是改革過程中所必須先予克服的問題。
在民主國家,改革本不容易,馬總統知道問題沈痾,且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改革若屬必要,做法若是正確,決策就須果敢而有效率,然後全力以赴,否則就是鄉愿。

突破美牛問題是TIFA復談良方解藥

本月初美國貿易代表(USTR)大使柯克(RON KIRK)向我國經濟部部長施顏祥表示,期盼有效解決美牛爭議,重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架構下的高階官員諮商。顯然,化解台美經貿談判僵局的第一道有效藥方就是解決美牛案。當世界各國正如火如荼的參與區域經濟貿易活動,尤其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國家經濟體的美國,台美關係應該持續提升。其實牛肉議題在雙方的經貿關係中只佔一小部分,陸續還有更重要其他議題,我們期盼政府將美牛政策說清楚、講明白,儘快恢復台美雙邊談判互動,以利台美之間的貿易成長與進一步區域自由化。

政府堅定穩定物價

近日來,受到油電雙漲影響,引發不少民怨,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指出,其實即使在考慮了油電雙漲的條件下,今年全年的CPI年增率預測值(1.94%)還是低於2%,這也顯示台灣物價尚在合理的範圍,但多數民眾卻「感受」到物價的壓力,很大原因是媒體推波助瀾所造成,容易讓民眾處於物價全面上漲的錯覺。若觀察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並不具備物價全面上漲的條件,所以不需過度恐慌而搶購或囤積民生物資。未來政府如何帶動國內薪資上揚,將經濟成長的果實,讓全民分享,同時健全社會福利措施,滿足弱勢族群的基本生活所需。

政府重視美國商會白皮書建言

美國商會提出2012台灣白皮書建言,以強化台灣國際競爭力為主題,認為台灣目前提出的五大支柱方向正確。身為台灣重要的國際商會之一,美國商會肯定總統就職演說的內容,顯示台灣吸引外資的方向正確。政府應當將美國商會白皮書建言做為各部會每年施政之重要例行參考,並針對以上建議,例如有效解決爭議不斷的美牛議題以促進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必須責請各相關部會做出審慎評估、回應與管考,並與美國商會做好溝通。此舉除了表示政府重視外商的態度,亦落實政府服務企業及民眾的決心。

開發台灣的軟實力

面臨台、韓的經濟競賽,在國內規模仍嫌不足下,台灣應當思考如何能化被動為主動,充分融入國際市場來爭取永續發展。首先,多數的廠家可以規畫做第二階段的夕陽產業輸出。其次藉由釋放生產資源的新契機,更要加強土地管理與加值開發,好讓觀光、環保節能,與文創產業同步發展。再則,現下公私立大學的改善己經看到成效,如何利用在台灣的高教學習,來促成東亞區域內的人才流動,進一步形成良性循環,對人口規模只有韓國一半的台灣殊為重要。藉助於華人圈、來台留學生,以及由這些人在全球所帶動的加值促進,才能讓台灣有實力與韓國進入新一回合的產業競賽。外國來台留學生既可以活絡各地方的經濟;更可以藉由與台灣的聯繫互動,在未來成為台灣精品的經貿大使。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儘速完成簽署

第八次江陳會談即將於六月中旬舉行,前兩次備受關注卻未成功簽署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將是此次會談的重點,而會談是否能順利完成簽署,也是台商密切關切的重點。前兩次江陳會談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無法順利簽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國際仲裁的處理未達共識。經濟部目前證實台商與大陸政府單位發生爭端時(P2G),台灣已初步爭取到第三地仲裁,具體調解機制的文字尚未定案,仍在文本討論階段,我們仍期待談判小組能爭取到最能解決台商問題的方式,如期於第八次江陳會談中完成簽署。其次,有鑑於大陸國有企業眾多、具有政府色彩的特色,加上目前台商在大陸所遇到的經貿糾紛高達65%是商業糾紛,明定雙方投資人可以仲裁方式解決商務糾紛,才能真正解決台商問題,保障台商權益。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簽署之後,對於陸資在台投資亦有保障,兩岸投資風險可藉由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降低,進而健全兩岸投資環境。期盼第八次江陳會談能順利完成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的簽署,為健全兩岸投資環境,貢獻心力。

股市交易的透明化,才能吸引外資長期進駐

證所稅爭議案,終於在各方折衝退讓下有了眉目!究其實,股票交易的所得來源,是資產價值的增減,一如房屋價格變化般,其反映的可以是通貨膨脹與預期心理的改變;可以是產品市場的供需條件起了變化;更可以顯示出政經環境的調整改善。因此,證所稅回歸到綜合所得的概念,只是回復其財產交易的本質,以減少完稅後的報償差異,造成資金配置與投資人時間運用的扭曲,一如買賣房屋的交易增損般。未來,證所稅的稅務行政與稽查,正可以藉由推動誠實申報退、納稅的過程,讓交易與資金透明,使股市的競爭機制更公平,好再造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的未盡職志。因此,先有股市交易的透明化,才能吸引全球資金的長期進駐,讓台灣的金融與證券業真正國際化。

方向是對的,就應該堅持去做


南方朔先生對於政府現階段的施政多所評論,建議回應如下

1.         為了改革而進行的案子都應撤案,。」此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方式,把一些重要的政策一竿子全都否定,分明就是一種譁眾取寵的民粹說法。

2.         第二任總統經常會自以為是的犯下許多錯誤。」十二年國教與募兵制是已經討論很久的議案,現在只是把這些議案執行完畢而已,與第二任與否沒有任何關係。

3.         在南文所述的四個案例中,十二年國教、募兵制、與油電雙漲其實都與公平正義無關,唯一有關的應該是證所稅制度的改革。稅制改革當然不容易得到民眾的支持,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原先的政院版的制度中,只針對股票所得在四百萬以上的大戶課征證所稅,就是希望把對市場的衝擊降到最低。

4.    對於現階段政府的諸多施政,阻力很大,聲音很多,但是只要方向是對的,就應該堅持去做,因為「唯有堅持,改革才能成功」。

共同治理才能達到公平正義


日前政府以公平正義為名,推動證所稅、十二年國教、油電雙漲,以及募兵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等引發民間反彈與在野黨不同爭議。

1.     公共政策的決定未必是一個誰對誰錯的選擇題,相反地,這是一種允許利害關係人充分參與的治理程序問題。透過主政單位的設計與輔助,讓利害關係團體更能充分表達自己的關切,也更體認政府追求公平正義進行改革之主要目的。

2.     透過主事者的專業性與負責任、各治理主體的分享、協調各利害關係人的政策訴求等等,來達成共同治理的目標,方能將各種改革的阻力減到最低。

3.   改革非僅是政府的單方責任,改革是共同治理的過程,只有主政者、在野黨與人民都更體 認此種過程的重要性,我們的公民社會才能更臻成熟。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民進黨在立法院監督施政應該回歸正途!少數服從多數仍是民主政治的真諦!




1.     民進黨不依照立法院的議事規則與內規等規範來行使職權,善盡在野黨責任,反而以霸佔主席台等非法方式杯葛立法院議事之正常運作,陷立法院於癱瘓,所有法案延宕之責任,民進黨必須負責。

2.     民主國家議會雖然必須尊重少數意見,但是最後終將回歸多數意志。以美國為例,面對重大爭議,少數黨可以充分表達立場,並留下會議紀錄,最後還是必須接受表決結果。而國會多數黨則必須對其政策負責,在下次國會選舉時接受民眾檢驗。絕無以癱瘓議事的作為,讓國會停擺。其他所有民主國家亦然。

3.     台灣民主已經鞏固與逐漸深化,過去許多制度不合理的地方已經調整,在野黨有許多表達意見的管道與機會,也有許多監督制衡政府的方式(如提出不信任案等),而所有立法委員與各政黨均受民意透明監督,其作之決定必將接受民意檢驗。民進黨實不應走回台灣過去民主化初期抗爭的老路。民進黨在充分表達自己的立場後,應相信台灣民眾自會有所判斷。

4.     立法院過去常因打架等暴力事件登上國際媒體,使國家形象受到傷害,也使台灣國會飽受批評。民進黨不應該只為了鞏固自己支持群眾與打擊馬政府,而不惜斷送台灣國際形象。

5.     立法院長期受到各界批評,民進黨的杯葛與暴力,才是主因,不該事事推諉給多數黨。民進黨不能一手杯葛議事進行,另一手又批評立法院議事效率不彰。

6.     立法院有朝野協商機制,在王院長主持下,各黨團均能參與意見表達,各方意見也有機會能夠折衷。但是協商畢竟仍有限度,民進黨不能強迫所有人都聽他的意見;也不該在協商不成後又不讓院會表決。這根本悖離民主法治精神。

7.   期盼王院長在必要時能夠有效行使議長職權,維持立法院議事運作秩序,使立法院運作能恢復常軌。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三趨勢 三對策 助青年就業三陽開泰


青年失業事實上已是全球性的問題,相較於世界各國,台灣的表現在中段班之前,但近年來卻有幾項趨勢值得多加注意。一是尼特族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NEET)日益增多,第二海外就業逐漸普及,第三非典型工作者以青年為大宗。

今年由於經濟情勢多變,暨有出口衰退及國內油電雙漲的考驗,還有時基本工資調升12%的挑戰,讓準備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倍感壓力。此時為免尼特族成為「失落的一代」,建議對於待業超過一年的社會新鮮人,可仿國外初次尋職失業津貼的作法,並要求請領者必須接受就業媒合或職業訓練,讓原本是消極性的福利,變成積極性的勞動措施

再者,為降低雇主採行彈性僱用的比例,以減輕勞健保負擔為誘因,鼓勵資方將表現優異之短期派遣工或約聘人員轉為正職,可提升從事非典型工作者的就業安全度。

協助國民到海外工作,其實是韓國解決青年失業問題的辦法之一。由於我國情況特殊可從設立「資訊媒介平台」著手,除提供就業機會外,並應讓使用者瞭解各地的勞動法令,以及權益受損時之救濟管道。
值此畢業季就青年職場三趨勢提出因應對策,祝福青年朋友就業順心如意。

證所稅是稅制改革的試金石


姑且不論各版本的優劣,至少我們應肯定國民黨政整合共識版本的火速提出,讓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大幅降低。國民黨政整合共識版並非最符合公平正義,也不會是稽徵成本最低的版本,但確實是能兼顧量能課稅、簡政便民、稅收高於稽徵成本的好版本。
「一個制度要形成需要很長時間」,尤其證所稅具有複雜度跟衝擊性,不需要有想要一次完成的企圖心。我們期望各黨派能儘快達成共識、整合出各方可接受的版本,讓證所稅能在本會期通過,去除台股的不確定性,市場早日安定,踏出租稅正義的第一步。此外,證所稅20幾年來沒人敢提出,馬總統勇於改革,我們應給予肯定。

打造台灣成為低碳綠能島


落實節能減碳,推動節能產業為馬政府未來施政重點方向之一,也是黃金十年的重點項目,現在打造低碳綠能環境更列為國家發展的五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對此分別就三大方向,各提出幾項建議方案,供政府參考。一、發展綠能產業:1.推動以技術為基礎的產業發展模式、2.強化兩岸綠能合作、3.建立綠能共通標準、4.推廣碳足跡概念;二、打造綠色低碳島:1.從教育著手、2.加強綠建築設計、3.推廣綠屋頂工程
全面實施生態工法、4.建構友善綠色交通環境;三、能源價格合理化:1.國營事業大改造、2.分階段調整油電價格、3.落實能源價格制度化、4.協助產業轉型、5.汽車燃料費隨油徵收。

創造就業機會與落實社會公義

在當前國際經濟情勢不佳之下,對未來國際經濟投下很大變數,因此政府在短期內應持續提出穩定國內金融、經濟與產業成長的措施,才能應對歐債危機造成的影響。其次,競爭力的表現是國家維繫經濟成長的關鍵,當前唯有儘快完成ECFA的後續談判,並加速與新加坡、紐西蘭等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中期而言,則要做好自由化的工作,並在八年內做好加入TPP的準備,才能突破困境。第三,受到國際精氣衰退影響,對於以外銷導向為主的台灣造成衝擊,更不利於工作機會的創造。因此,未來應著重在內需型以及服務業的發展,才有機會創造更多機會。最後,希望證所稅能盡早通過,因為證所稅無法通過,則以後任何形式的資本利稅都將窒礙難行,只要「先求有再求好」,除了可降低對資本市場的衝擊,也有利於接下來的稅務改革的工作,落實公平正義。

台、韓發展競賽的建議

面臨第二回合台、韓發展競賽,建議與主張如下:一、藉由引導中小企業轉型,以及舊設備的整廠輸出,徹底改造台灣的土地使用與農村風貌,以減少工業傷害的殘留,讓環境永續。二、大量培植醫療與護理人力輸出海外,如此,既可以做慈善外交;更可以結合醫療服務業的國際化,有效融入周邊老年化國家的需求,以醫療人力的供應,來拓展生化、製藥、醫技設備的市場網絡。三、發展東亞高教專區,用高教機構進行創匯與海外人才的延攬;在未來,來台留學生將成輸出台灣精品最前線。台灣軟實力的開發,需要有涉外經貿的持續推動;然而台灣比起韓國的人口規模少一半,所以必須借助海外華人、來台留學生,以及由這些人才在全球所帶動的加值促進,才能讓台灣有基礎實力來與韓國進行第二輪的產業競賽。

肯定美牛查核團執行查核任務

自美國爆發第四例狂牛症後,為確保我方進口美國牛肉的安全性,政府立刻組成美牛查核團赴美實地考察,查核結果認為美牛防範措施均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台美牛肉議定書及台灣食品安全衛生法規等規範,認為美牛輸台應屬安全。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作為參考,1.與日、韓建立國際交流,分享查核資訊2.立即反應屠宰場作業事項問題3.儘速通過強制標示4.加強邊境管制5.培訓檢疫人才。未來,也應視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與消費者保護之需要持續辦理,保障國人其身心健康。

降低青年失業率的對策

要降低青年的失業率首先就是要維持經濟的成長,降低整體的失業率。其次,目前國內最大的問題,還是產業創造就業的機會不足,尤其當前國際各主要經濟體普遍面臨衰退情形,因此,未來應著重在內需型以及服務業的發展,以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青年的高失業率有其結構性問題,也就是青年的經驗與專業相對不足,因此,我們要加強對青年以及在校生的就業輔導,尤其是專業技能的訓練,以縮短學效教育與實務的落差,讓青年在校所學更能符合企業的需求。此外,可透過學校的就業輔導室、各系所辦公室,以及各地的職訓中心,將工作機會與相關訊息主動告知青年,並且持續追蹤就業情形,適時給予協助與關心。

強化溝通、整合資源,培育國家人才


我國近年整體教育環境與人材培育的發展,可有以下努力空間。
1.有關公費留考乃屬人才培育,事涉國家未來的整體發展,因此,在相關方案公布之前,跨部會的、產學研界的、立法部門的意見徵詢與整合,實有其必要性。
2.「留住本土優秀人才、延攬全球優秀人才」,甚或是增加公費留考錄取名額、增闢考試學門等具體作為,宜有長遠規劃,並逐年增加經費補助的配套;而涉及法規制度面的修正或預算編列等,則應強化行政與立法間的溝通、協調,使政務推動更加順暢。 
3.關於人才的培育,政府、學校、民間均有其應扮演的角色與應盡的義務,故應積極整合民間資源,以發揮人才培育綜效。

十二年國教之高職教育新思維

十二年國教的成功關鍵在於如何讓家長改變觀念及讓學生適性發展。目前大部分家長仍有高中優於高職觀念,建議可從以下方面著手改善:發展特色類科;善用綜合高中學制,提供學生多樣選擇並協助其探尋適切生涯發展;結合就業市場;主動向家長澄清並行銷技職教育優點、從國際競賽中得到社會認可,以改變家長觀念等。透過以上努力讓高職持續優化和進化,促使特色高職在十二年國教中能提升家長接受度、提高社會地位並永續發展。

北京回應一國兩區的意涵


馬英九提出的“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無論如何都不僅止於台北的一項政治宣示而已,而是對兩岸未來具有可操作性的一項議題。。

楊毅強調,馬英九提“一個“中華民國”不會影響兩會的後續協商,算是對台北的一項示好。
因此,“兩岸同屬一中”果真是北京最想在馬就職演說中聽到的一句話。而期待馬只提“一國兩區”而不提“一個“中華民國”又不切現實。因此,“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應是一個尚稱不錯的結果。

簽署EFCA將有效降低經貿往來的「交易成本」,助益兩岸經貿整合

兩岸經貿交流愈來愈密集,貨物貿易爭端、服務貿易爭端、投資爭端、智慧財產權爭端也愈來愈複雜,為排除來自非市場的障礙因素,兩岸簽署EFCA,促進農、工、商、智慧財產等各產業全面的制度化交流平台,實為降低兩岸經貿「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增進產業收益的制度安排。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政府應正視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衝擊

希臘債務問題再起,主流國際金融機構預期,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這種恐慌不但席捲希臘,也傳染了西班牙,兩國銀行業已出現擠兌潮。雖然主要影響的是歐洲,似乎與兩岸關係不大;但是公共支出和房地產泡沫,是這個危機的兩個重要背景,卻也同時困擾著兩岸。這起嚴重事件帶來的啟示,兩岸財金當局應該慎重看待,以免未來步其後塵! 兩岸對這齣現代的希臘悲劇,絕對需要審慎吸收長期的政策教訓,不要只擔心外資有沒有匯出資金!希臘今天面臨的風暴,十年後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的現代化經濟體,兩岸切莫認為,永遠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油電合理化 因應時代新局

油電價格合理化是條必走之路,雖然可能對國內經濟短期帶來不良衝擊,但為了國家長期發展,這一味苦藥還是得下嚥。 油電價格調整並非全無好處,未來環保與財政正面效應將可望浮現。在環保上,近年來台灣使用能源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的三倍,透過價格調整可達到以價制量,讓能源使用回歸常軌。 其次在財政上,油電價格調整概念同能源稅,讓使用者付出使用成本,並將收取的稅收用於環境保護,可消除租稅扭曲,改善使用效率。

健全不動產稅賦,落實居住正義

房價偏高是大大民怨之首,是政府不容再忽視的問題,必須儘早提出對策以資因應。 解決房地產問題不應視為個案處理,而應提升為全面性的國土規劃與管理。並應積極健全不動產的稅賦制度,只要在不動產稅賦繳納之時,對房地產的持有人或使用人課稅,基本上便能達到以稅制價或制量的目的。因此,健全稅賦制度是抑制高房價最有效的方法。 不論是基於「居住正義」的考量,或「租稅公平合理」的理念,適度的調整不動產稅賦制度,一則可以抑制都會地區偏高的房價,二則亦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長遠需要。

政府用心經營人力資源以因應未來挑戰

人力資源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不言而喻,因此總統在今年520就職典禮的演說上再次強調「積極培育人才」為今後國家發展五大支柱之一。政府部門將從育才、留才及攬才三方面同時著手,就延攬國際與留住人才來說,應該改善法規、薪資僵化以及整體就業環境的問題。培育人才方面則應該培育適才所用之人才,並提升公務人力之效能。人才爭奪戰已成為下個世紀主要的戰場,必須用心經營人力資源以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挑戰。

強化經濟成長動能是國家發展基礎

馬總統5月20日就職,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以五大支柱做為國家發展的重點,第一支柱「強化經濟成長動能」,是其他支柱的基礎,持續保持台灣強勁的經濟成長,才能確保其他工作能夠推動順利。政府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努力:(一) 仿照韓國制訂「 FTA戰略藍圖」方式,制訂台灣整體FTA戰略、(二) 儘速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擬定加入TPP的具體工作項目、(三) 儘速簽署ECFA後續協議、(四) 做好國內因應經濟環境自由化的準備。最後,政府必須檢視國內法規並進一步鬆綁,加速國內經貿制度的變革,才能在洽簽FTA的同時,讓國內法規與國際制度接軌,做到真正的經濟環境自由化。

台灣應調整戰略與韓國抗衡

如果從貿易關係看,台灣與大陸之間,和韓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外貿進展其實相當接近。2007年後台灣對大陸出口趨緩,部分是因為大陸對歐、美的出口轉弱下,而使兩岸原有的產業鏈減少活力,連帶降低大陸對台灣的進口需求。然而日本和韓國產品則有其在末端消費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像是照相機和汽車等;又有提供基礎建設與生產器械的整廠輸出能力,自然比較能夠把握住大陸擴大內需的風潮。在國際競爭的表現上,近年來日本已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但韓國表現則仍持續向上中。總之,台灣的產業界必須能從對大陸的貿易消長中尋找出癥結點,勇於面對現實,適度調整拓展各大消費市場;並能師法韓、日企業的表現,從中間財與零組件的出口導向,改以策略結盟的方式,來爭取對下游消費市場做整合延伸。

政府應提出整體經貿與產業調整戰略規畫

台灣民眾及產業界真正關心的是政府是否針對擴大FTA網路和加入TPP所面對的談判情勢,研擬有意義談判策略,讓政策方向符合「擴大國際發展空間」和「強化經濟成長動能」的總體目標。就TPP而言,除預計將在2017年前將所有農產品關稅調降為零之外,許多TPP項目將朝向超越WTO規範,這些比許多傳統自由貿易協議對於貿易自由化要求更高,也可能使得台灣相關國內法規面臨調整的壓力。對此,台灣如何向其他貿易夥伴展現「建立具企圖心的開放政策」,以及將推動ECFA、ECA/FTA、TPP願景目標,與台灣經貿產業政策、法規制度調整政策相搭配,進而提出整體的經貿與產業調整或發展戰略規畫,將是決定人民能否對未來四年有信心的關鍵。

通膨問題不應過度渲染

最近油電雙漲,固然會造成部分商家油電成本提高,但是這只是生產成本中極小的一部分,在正常情況下,不太可能造成全面性的通膨。但是,如果一些有心的人士或媒體,刻意渲染或誇大通貨膨漲的情況,而造成國人對於通膨的預期,則可能真的會造成商家競相漲價,甚至造成民眾或商家囤積,就有可能出現因為預期心理而推升的通貨膨漲。因此,政府應積極查價,防止不肖業者哄抬或聯合漲價,更不能允許囤積。媒體也不應成為炒作載具,更不應過度渲染物價上漲。國人也應了解這一波油電價造成物價上漲有限,不必過於擔心,更不應有預期心理。以台灣物價長期穩定,再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走跌,相信今年台灣物價會維持相當穩定水準,國人實在不必過度擔心。

民進黨提出總統罷免案,悖於法理常情

民進黨在馬總統第一任期即將結束前,於立法院提案罷免第十二任總統。一方面在程序上,根本無充分時間走完法定程序;另方面在實際政治實力上,民進黨在立法院根本無法掌握過半數多數,遑論罷免案通過之更高門檻。實言之,民進黨提出總統罷免案,悖於法理常情,其理由包括:1、提出之時第十三任總統尚未就職,無從罷免;2、提案罷免即將卸任第十二任總統,玩弄立法院職權與法律程序;3、馬總統甫經民意考驗連任成功,提出罷免顯非適當。罷免總統之舉根本為一場政治大秀,目的不過讓馬總統難看。而倒閣就成為罷免案無疾而終之後的續集,都是2012年大選敗選與政黨惡鬥的延續,恐讓台灣經濟民生處境更為惡劣。

穩定兩岸關係 確保台灣生存發展

1.美國支持兩岸各種對話繼續升溫,也希望看到美台繼續發展強固的伙伴關係。台灣應找出既能符合美國亞太利益、又能被中共接受的台海政策,方為上策。以此原則來比較馬政府與陳水扁時代的兩岸政策,高下立見。 2.馬總統早已多次強調,降低台海緊張、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對台灣的永續發展有正面幫助,否則一個大敵在側,國家發展注定受到限制。 3.中共固然對馬總統的就職演說有些失望。但不可否認,馬總統必須先向國人負責,故他的內容必須符合國人的期待及兼顧兩岸關係的現實,進而提出對未來兩岸發展的期許。 4.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有助於穩定台灣對外關係,更關係到與國際經貿體系的連結。穩定的兩岸關係才足以吸引更多外來投資,且國人的自信才會增強以面對國際環境的挑戰。

蘇貞昌的兩岸政策難題

蘇貞昌未來若想順利推動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先解決內部的兩個難題,首先是民進黨內部派系整合的問題,其次是來自蔡英文的競爭。目前蘇貞昌尚未提出較具體的兩岸論述,而這也是現前蘇貞昌兩岸政策較為欠缺之處。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蘇貞昌要提出具有開創性的兩岸新論述可能性也不大,部分的原因是蘇系人馬欠缺對兩岸有深入鑽研的班底。短期而言,我們能拭目以待的,恐怕只有蘇貞昌會推出何種所謂的「靈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