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如何因應貧富差距擴大

「貧富差距擴大」是現在許多國家的問題,台灣也有這個現象,甚至已經成為全球面對的大難題與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弊端。
台灣的貧富差距有多大?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2009年國內家庭所得最高20%及最低20%,貧富差距6.34倍,若未計入社福及稅負等政府移轉收支,貧富差距達8.22倍。若參考財稅資料中心統計,2009年所得最低10%與最高10%,貧富差距28.36倍;若進一步分析,所得最低5%與最高5%,貧富差距更擴大至74.94倍。
2009年GDP已達10.82%,創下近24年來新高,在經濟成長的同時,為何貧富差距仍以驚人速度惡化?
若以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來看,按照國際通常標準,基尼系數在0.3以下為最佳的平均狀態,在0.3~0.4之間為正常狀態,超過0.4為警戒狀態,達到0.6則屬於危險狀態。行政院主計處公布99年度台灣基尼係數為0.345,尚未超過國際上通用貧富差距「警戒線」0.4,其貧富差距情形與全球各國相比還算控制範圍內。
由於產業結構調整的失衡,加上為因應金融海嘯,提出減稅政策,如調降遺贈稅稅率及免稅額、調降營所稅稅率、調降所得稅率等,成功吸引海外資金回台,但也產生了租稅結構的失衡,再者,社會中主要的勞動及中產階層因民生物資節節上漲,使實質所得在近十年來是不增反減,而明星、富商卻能大手筆買飛機、名車、遊艇、豪宅等奢侈品,讓民眾有「一個台灣、二個世界」的感嘆,以至於社會各界普遍認為2009年經濟成長是「無感復甦」。
根據《經濟學人》分析顯示,景氣不佳時,窮人工作機會最容易受影響,生計陷入困境,受挫遠甚於只是少賺了些錢的有錢人,貧富差距擴大;景氣好時,富人賺的錢比窮人多得多,貧富差距也未必會縮小,再加上幾代間循環問題,當失業與貧窮產生世代效果時,會持續影響其下一代人口,在未來也不易脫離貧窮循環。因此,其歸納出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三項原因,如下:(1)越來越不景氣的社會;(2)世代貧富累積效果;(3)貧富者受教育的問題。
近期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為何?整理諸多學者意見,整理出三點:(1)金融海嘯造成關廠、失業與減薪,對中低所得傷害大於高所得者,所以貧富差距擴大;(2)產業的資本密集度增加,高科技公司紛紛擴產投資,但雇用人數增加有限;(3)知識經濟來臨,教育程度高的獲取高地位、高薪,相對來看,以勞力付出謀生的人,領固定薪水的財富累積速度,遠遜於他們,差距日漸擴大。這與《經濟學人》分析資本主義所得差距擴大的原因與結果,大致相同。
為因應貧富差距惡化,行政院已成立專案小組,並提出透過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市場,改善原始所得分配。在租稅措施方面,除了減輕中低所得者及薪資所得者租稅負擔外,並已提升高所得者的租稅負擔,如95年度起,將個人未上市(櫃)股票、私募基金的證券交易所得,以及非現金捐贈納入課徵基本稅額。另自99年度起,將個人海外所得納入課徵基本稅額。近期財政部更送立院審查特種銷售稅法案,期望改善投機風氣,還給人民居住正義,讓重分配機制得以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
要解決台灣貧富不均的問題,惟有透過振興經濟,改變產業結構,創造就業機會,提高民眾所得,擴大內需市場;縮小貧者與富者受教育的機會與資源,貧富問題方可減輕。
此外,政府也可以透過建構完整有效的就業安全體系,適時提高基本工資,這些都能對縮短所得差距產生效果。同時,也可以加強政府對於邊緣家庭的照顧,對於遭逢急難的家庭,立刻予以救濟。這類的方案,都應當持續,而且擴大。
未來在追求經濟成長之餘,政府也應多重視社會公平,以期建立均富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