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打造公義社會亟需全民共同努力

馬政府執政三年多來,不斷的遭遇到大環境情勢不佳的阻撓。對外有全球性金融風暴、股災,以及歐美等國的債務危機;而對內有越來越嚴重的風災與水患等天然災害。一路走來,可謂備覺艱辛。然而儘管經濟景氣持續低迷,馬政府卻仍堅持將振興經濟的果實為全民所共享,並以落實「公義社會」的理念為職志,如此的決心及遠見,相信所有的民眾都能感同身受,也相當值得全民再給這個執政團隊多一點的時間。
馬政府所提倡的「公義社會」的主張,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均富共享」,並協助所有因大環境不佳而無辜遭受波及的民眾。重點包括積極縮短貧富差距與落實居住正義等,以及其他照顧弱勢的相關措施。因此,馬政府除了完成「社會救助法」的修法、大幅增加社會福利支出與調高最低基本工資外,也已陸續實施「特定貨物及勞務稅 」(俗稱奢侈稅)、「青年安心成家方案」,以及「合宜住宅」與「社會住宅」等多項措施,不僅獲得大多數民眾的肯定,甚至讓我國的所得分配差距維持在東南亞最低的國家之一。
雖然大環境不佳,挑戰也相當的嚴峻,但馬政府仍然不斷的交出漂亮的成績單。「社會救助法」的修法就是其中之一,不但首次將「中低收入」的概念納入社會救助法中,同時也將貧窮線的計算方式,改以歐盟、OECD等國常用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百分之六十」來取代過去的「消費支出的百分之六十」,做為我國最低生活費(貧窮線),以維持弱勢人口經濟安全保障的穩定性。修正後的「社會救助法」估計將有31.2萬戶、85.2萬人納入社會救助體系,而法定弱勢人口也將從所有人口的1.14%增加至3.67%左右,堪稱是我國社會福利發展過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對的政策,不代表未來就一定能夠成功;而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民眾的支持與鼓勵,也很難達到政策原先所預期的目標。馬政府有勇氣對抗大環境嚴峻的挑戰,堅持「均富共享」與「公義社會」的理念,雖然方向是對的,也是大多數民眾所認為的「好的政策」,但還是需要全民的支持作為後盾,才有成功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