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核災未平,應謹慎運用資源,避免造成恐慌

近日媒體與輿論討論的焦點逐漸轉向我國尚未撤僑、對日捐款誠意不足,以及對於核四設計規格的批判,另亦提及相關預警系統的建置效率緩慢等問題。以下分項予以論述:

一、核四設計規格,應請台電立即出面說明並製作書面資料

由於當時考量要使廠商具備參與國際大型標案的經驗,因此將以往統包給顧問公司的方式,轉為依照專業分包的方式交由國內廠商執行,其主要缺點在於台電必須自己面對許多施工界面的整合成本,但優點在於,台電能掌控的程度更深、國內廠商可連帶升級,並有助於日後的長期維護落實。但我們必須了解,不管是統包或分包,最後實際的工程進行時,必然都是需要再下包給專業的營造廠商施工。因為不可能有一家公司可以同時兼備如此多樣的專業機具與眾多的施工人力。至於有關圍阻體厚度減半(推測原因可能為:採用高性能混凝土並添加重質金屬粉末)、主控機房位於地下(該處地勢較高,且有反恐與防導彈攻擊之能力),其實都有一套設計上的權衡理念,可以請台電專家逐一對外說明,接受外界檢視。

此外必須體認的是,當設計強度大幅提升,所有的結構元件與固定元件將變得異常粗壯,使得該設計結構成為一種矛盾循環(強度越強、體積越大、需要越大的結構容納、需要更強的支撐、需要更強的強度,如此循環,最後必然要走向變更設計方能符合現場環境與後續使用所需)。因此台電若無法及時出面解說上述的專業權衡(台電並未發佈消息以及所屬網頁尚未提供相關解答),則到後來所有的疑慮將根深柢固,極難扭轉,至為不利。

二、海嘯預警(含地震預警)已按計畫穩健推動,政府可考慮投入更多資源

目前被提及的預警系統可分為兩類,其一為簡訊通報系統,另外為海嘯預警系統(實際應為海底地震監測站,並結合海洋物理監測系統)。雖然外界批評簡訊系統的建構緩慢,但此一系統需要有前端的測站訊號、震源震度判定以及後端發送簡訊,之間的運作必須再三經過測試,由於環節眾多,建議政府不應躁進,否則到時候訊息發送錯誤,反造成恐慌與面臨嚴重的批判。反倒是對於高鐵、台鐵、北高捷運、航管、金融單位等專業機構,政府應該列為首批通報的涵蓋對象,使之能爭取黃金10秒進行減速、處置或啟動備援。

而目前預警系統主架構為海底地震觀測測站,但由於經費和技術問題,僅能於近岸地區設置測站,由於海底測站的離岸距離攸關未來所能爭取的預警時間,建議政府能重新考量時程,並投入更多的資源,爭取於更遠之處設立海底測站。但政府也要思考,發送簡訊後的10秒,應該教導民眾做哪些防護?我國的演習流於演戲,日常的演習與防災教育做好,發送預警的簡訊才有實質意義。

三、對日援助並無誠意不足之問題,惟核災未平,政府應謹慎運用資源,並避免造成恐慌


日本強震造成嚴重災情,我國除了以派遣專業震災救難隊伍前往之外,總統在第一時間即指示外交部捐款新台幣一億元,並已捐出一日所得,十八日出席賑災晚會時還會再捐款,由此可知,執政當局並未漠視日本災情,也沒有關懷不足之情形。有鑑於日本災情發生至今,多數狀況未明,相關的捐助措施必將陸續出爐,反對陣營實在不必如此躁進。此外,部分人士批評政府捐贈較多資源予大陸川震,然而重點在於,川震對我國較無後續影響,而日本福島核災目前對我國仍存在威脅(是危急我國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脅),且狀況未明,因此政府仍應保留資源(經費與物資),待狀況穩定再全力援外亦不嫌遲。

至於撤僑問題,由於情況尚未到達緊急之地步,外交部目前仍與多數國家的作法相同,建議民眾做好必要的防備,並更新聯繫方式以備未來之需。為了不造成恐慌,目前採用的方式主要為配合僑民之意願協助撤離,例如已經由東北大學撤回31名僑生,協助僑民暫宿並安排機位返國,至於東京地區,駐日代表處亦宣布,若日本政府宣布關東地區進入緊急狀況,代表處可協助撤離或訂機票返台。鑑於我國往返日本每日均有7~8個航班,且空位數足夠,因此尚不需要派遣專機前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