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全球資訊網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理性探討我國能源政策

有關核四是否應續建,以及日本福島核災輻射擴散之狀況,分項回應如下:

一、核四續建議題

依照我國2009年能源統計手冊揭露之訊息,目前就發電結構構而言,核能發電約佔18%,火力發電則佔77%。就電力消費而言,工業部門佔用約一半的用量。上述兩個資訊表明,我國對於火力發電的依賴仍然吃重,且由於我國高耗能產業耗用的電力佔去了總發電量大半。因此,在全球溫室效應的影響,以及減碳壓力的驅使下,我國勢必要降低採用以石化燃料作為發電用途的比例,此外,若反對黨認為兩岸關係仍有變數或者石化燃料的運補穩定性存有疑慮,則就我國能源安全而言,一旦海運線遭受截斷,核能發電將比火力發電能夠有夠多的緩衝時間。此外,我國若希望減少電力的需求,則在產業政策上必須大幅進行調整,計畫性的減少高耗能產業的存在,如此方能從降低需求面著手,降低對於發電容量的要求。

就實際現況而言,我國的核一、核二皆為運轉數十年的老機組,如果停建核四,那我國未來將面臨核一、核二不僅不能提前除役,且須被迫延期營運的壓力。就邏輯上而言,不趕緊換用「新車」,而繼續行駛三十年的「舊車」,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因此,續建核四,在中、短期而言仍是必要的選項。畢竟再生能源的穩定性不足、全球面臨溫室壓力,且我們仍需要穩定的基載發電容量以供社會運作,我們不可能在現階段就去依賴風力、水力及太陽能等靠天吃飯的能源。另外,有關民眾所關心的核電廠抗災能力、設計變更以及施工分包胡亂拼湊等疑慮,原能會及台電等專業單位,應當立即製作說帖、並主動出面澄清民眾的疑慮,否則一旦讓危機感成為一種印象,則到時候要加以扭轉實為不易。

二、福島核災輻射塵對我國的影響

目前依照國內專業單位的數據模擬,至今日(3/21)為止,首波輻射塵應已跨越北美,達到北歐上空,並在一週內會完成環球一週的擴散。而即使氣流由日本南下,輻射塵應會繞過台灣而直往菲律賓上空前進,因此對於台灣暫時仍無明顯影響。未來,經過長距離的大氣擴散,相關的輻射數值已被大幅稀釋,其微量等級或許已經逼近儀器的監測極限,因此,此刻最大的恐慌來源,可能會來自於儀器檢測數據的跳動,或是來自於其他的背景干擾,而被誤認為是福島核災的影響,甚至被有心人士大做文章。

就目前的福島電廠現況而言,已經透過外接電力的方式陸續啟動冷卻機組的功能,若照此態勢演進,則福島核災的壓力應該會日漸減輕,後續焦點將轉回國內的核四興建問題。

若福島電廠近日又出現新的變數,建議國內相關單位應該事先將政府預定的應變計畫向民眾說明,使民眾可以預先瞭解在何種等級之下,政府會從事何種的對應作為。一旦民眾心中有所理解,則較不會產生政府無能、無動於衷的誤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